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首页
  • 校内文件
关于印发《陕西中医药大学2023年“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党校办 作者:校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4-11 17:38:29
字号: [双击滚屏]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我校“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陕教工统办〔2023〕2号)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技术支撑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持续实施智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文化、民生、志愿等八大帮扶助力镇安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智力帮扶,发挥智囊团作用

1.依托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镇安县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道地药材良种选育提供决策咨询,在中药材采收初加工方面进行技术指导(责任部门:科技处、药学院、中药创新中心

(二)优化教育帮扶,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2.助力镇安中医药示范站建设。组织科技服务团专家、青年学者、“双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水平(责任部门:统战部、科技处、药学院、中药创新中心)

3.帮助镇安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加强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和学科建设,尤其是在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帮扶指导。面向基层乡村医务人员,免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指导和推广,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责任部门: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4.对接镇安县乡村学校实施结对帮扶,开展师资交流、教研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探索适应乡村学校的数字支教,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

(三)聚力科技帮扶,增强发展动能

5.组织专家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种植管理技术推广、深加工水平提升等技术服务,帮助培育优势特色中药产业和研发中医药产品,打造镇安药源基地品牌。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助药企研发中药材采收、加工装备,推动药食同源中药材生产与高效加工利用技术装备创新提升。鼓励学校专家联合企业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中药产业园区成立专家工作站、试验站,推动技术下沉,促进中药材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责任部门:科技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药学院、中药创新中心、振兴办)

6.以镇安县五味子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为重点,推进镇安县优势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深化我校与地方产业园区在科研、项目和人才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拓展中医康养、医养、药膳、药旅、医旅等大健康相关产业,有序集成针灸推拿和未病防治产业,构建“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部门:药学院、科技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中药创新中心)

(四)深化人才帮扶,强化人才支撑

7.选派优秀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到镇安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乡村支援帮扶。组织青年干部、教师和优秀大学生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帮扶活动。(责任部门:组织部、人事处、学工部、校团委

8.教育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新创业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镇安籍毕业生回本县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责任部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五)加大信息帮扶,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9.密切关注中药材市场动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及动向,持续做好连翘、黄芩等中药材市场需求监测及预警,减少中药材种植风险,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和市场预判能力。(责任部门:制药厂)

10.开展乡村振兴电商直播技能和视频剪辑软件能力培训,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医学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展远程中医药知识培训,普及中医健康理念。(责任部门:信息化处)

(六)创新文化帮扶,引导文明乡风

11.依托学校大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升基层群体文化素养。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责任部门:校团委)

12.助力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培训,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文化人才引领作用,指导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责任部门:人文管理学院)

(七)实施民生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13.组织开展消费帮扶公益活动,采取以购代捐”“爱心认购等方式采购农副产品。广泛开展“‘双百工程’优质农产品进高校直通车”等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着力构建消费帮扶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后勤保障处、工会、振兴办,完成期限:10月底前)

14.预留食堂食材份额,签订直供销售和长期供销合同,采购帮扶县区农副产品。优先采购结对帮扶县区农产品,优先安排到结对帮扶县区开展工会活动,引导干部师生自发消费结对帮扶县区产品和旅游服务。(责任部门:后勤保障处、工会、振兴办,完成期限:12月底前)

15.积极参与陕西高校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组织师生开展线上销售平台直播带货、产品推介、科技转化等活动,打造帮扶县区农副产品专区、专栏,切实提升消费帮扶参与度和实效。(责任部门:校团委、人文管理学院)

(八)开展志愿帮扶,凝聚坚实力量

16.组织开展支部共建、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体验走访等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暨“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励志动员、科技支农、支医支教、乡村推普等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组织参加陕西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红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责任部门:校团委、学工部)

17.在镇安县各村镇开展义诊及健康知识宣讲活动,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广泛普及疫情防控、传染病预防、中医药养生保健、应急救护等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责任部门: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18.组织师生赴镇安县基层村镇开展支教和主题团日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团训”援助活动。(责任部门:学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

19.充分调动校友力量,搭建校友参与平台,以资源开发、市场开拓、产业培育、投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帮扶工作,引导各类资源向结对帮扶县区聚集。(责任部门:校长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学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职责,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推进工作,至少到结对帮扶县调研考察3次。定期通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党委会专题研究解决乡村振兴推进落实问题,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与结对帮扶的镇安县共同协商确定帮扶重点,制定结对帮扶工作长远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帮扶工作不断线。

(二)加大宣传力度。要深度挖掘结对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成功案例和创新举措,加强示范引领,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聚焦参与乡村振兴的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专家教授等群体,全方位展示工作成效,主动对接中省市主流媒体,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力争在省级以上媒体平台刊发宣传稿件不少于1篇。

(三)强化工作作风。各部门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强化部门间分工协同,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细化措施及进度安排,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各项任务。并于2023年12月15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世纪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